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动态
【967期】镶黄旗人民检察院运用“加减乘除”解题思路,算好司法救助工作答卷
时间:2024-12-30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司法救助


司法救助作为一项暖心工程,是检察机关落实“检护民生”的有效载体。被救助人重绽欢颜的背后,是群众对检察工作的认可,也是检察机关通过高质效司法救助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为实现司法救助工作“最优解”,镶黄旗人民检察院巧妙运用“加减乘除”解题思路,最大程度的实现更好的效果,切实提升司法救助质效。

一是“加”思想之基,合部门之力。充分运用法律监督线索移送机制,完善控申条线与其他业务条线之间的沟通协作机制,增强线索移送和发现司法救助线索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如要求业务部门在询问被害人意见时告知司法救助政策、不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沟通救济线索等。近两年办理司法救助案件多为业务部门移送司法救助线索后成案。例如,刑检部门在办理某起交通肇事案件过程中,获知该案被害人遗孀身患疾病且有一名上学的子女需要抚养,而犯罪嫌疑人无业且无任何财产可供赔偿,随即将线索移送至控申部门。

二是“减”奔波之累,利群众之便。优化12309检察服务平台建设,规范网上信访2.0系统的运用,打造集“党员先锋岗”、“青年文明岗”司法救助线索收集、信访接待、法律咨询等为一体的高效服务平台,为当事人在提出申请、材料准备上给予全程指导,实现司法救助“零距离”服务,全流程“打包”。如,在办理的一起故意伤害案被害人司法救助案件中,承办检察官了解到被害人无法通过诉讼获得赔偿且身体遭受侵害后无法正常劳动,生活陷入困难,了解情况后办案人员化繁为简,从受理到办结仅用7天,将司法救助金交给案件被害人,帮助其解决生活的燃眉之急。

三是“乘”多点之势,聚他山之石。建立多元救助模式,多方联动,织好司法救助工作“一张网”。2024年3月,镶黄旗人民检察院与旗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红十字会、民政局、教育局、司法局和工商业联合会等7个部门签订了《检察机关司法救助与社会化救助衔接机制的工作办法(试行)》,实现了司法救助“生存照顾”功能与社会救助“托底线”功能的有效衔接,构建了从“我管”到“都管”的救助格局。今年办理的一起司法救助案件中,农民工被电信诈骗欠下巨额债务,给本就困难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案件办理中了解到,被害人身体患有严重的心脏疾病,司法救助金发放后,检察官协调旗红十字会为被害人申请了大病救助。
四是“除”知识盲点,解民众之结。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等各种媒体平台积极稳妥开展司法救助宣传工作,宣传检察机关司法救助的典型案例,认真讲好检察机关司法救助的故事,多渠道、多维度对司法救助制度进行宣传,逐渐消除民众知识盲点。例如,镶黄旗人民检察院携手旗妇女联合会开展“巾帼普法乡村行”宣传活动,聚焦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宣传司法救助及社会救助政策,同时利用“法律六进”“民法典集中宣传月”等普法契机,广泛开展司法救助政策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增强工作透明度,不断扩大司法救助的社会影响力,发挥司法人文关怀,构筑“司法为民”基石。


 
本院概况
领导介绍
机构职能
检务须知
案件信息公开
网上举报
网上申诉
检察长信箱
律师预约平台
法律咨询
代表委员联络平台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镶黄旗人民检察院

        地址: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新宝拉格镇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